广西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工作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在校召开

发布时间:2017-12-06 08:36:51   来源:河池学院动态   浏览次数: 0



为全面掌握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促进民族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实施情况,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科学发展、加速发展。12月1日-3日,我校广西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研究中心、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了“理论·政策·实践:中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工作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广西民族大学等高校及地区民族工作部门的专家学者集聚学校图书馆122报告厅,共探了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历史经验、新方式、新途径。

\

\

郎耀秀校长出席研讨会并致辞

我校处于部分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地区,28个人口较少民族中的环江毛南族、罗城仫佬族距校50多公里,京族所处防城港市距校也仅400公里。促进人口较少民族地区振兴发展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学校2013年成立“广西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研究中心”,其目的是立足学校所在的区域优势,突出国家急需,广西急需和问题导向,服务目标民族的可持续发展。校长郎耀秀表示,2017年中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工作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系继我校2016年主办“广西人口较少民族的文化传承与社会发展”的研讨会后,首次联合区外高校举办的一次关于人口较少民族发展主题学术盛会,力图聚集人才,立足新的起点,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从更高层面、更大范围、更广视域破解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新途径,帮助这些民族加快发展步伐,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

\

研讨会上,大家围绕“理论•政策•实践:中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工作回顾与展望”主题,从中国人口较少民族的异同与类型、特点;从大数据看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政策的主要成就;“一带一路”战略、区域格局与人口较少民族发展道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人口较少民族整体发展;人口较少民族研究:理论、方法与方法论;国际视野下的人口较少民族政策等六个议题进行了探讨。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博士生导师杨筑慧教授、硕士生导师刘明新教授,期刊社社长、博士生导师贾仲益教授;我校广西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研究中心银建军教授分别作了主旨报告,众专家学者结合调研成果,各抒己见,深入探讨了21世纪以来西南、西北和东北等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在发展经济、提升社会事业、繁荣民族文化、改善生态环境、加强民族团结过程中呈现的民族特色和面临的结构性矛盾,具体问题落到刀刃上,如人口因素的制约、民族文化精英的培育、精准扶持政策与工作机制、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产品开发、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等,在全面回顾15年来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经验的同时,深入剖析了政策落实、社会矛盾调整后可能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并审视了当前民族领域学科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西方社会科学理论与中国民族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积极为今后持续、健康促进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发展和研究献计献策。

\

\

与会代表互动交流,献计献策

研讨会期间,与会代表们还实地考察了宜州特色民居,环江县下南古墓群、博物馆等地,持续开展现场研讨,汇总问题,探索后发赶超的新路子。

\

参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博物馆

据了解,为了推动《“十三五”促进民族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国发〔2016〕79号)顺利实施,集中帮扶发展相对滞后的人口较少民族整体率先脱贫,推进发展水平较高的人口较少民族整体率先奔小康,201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8亿元,支持人口较少民族聚居行政村项目建设。河池市根据中央、自治区的通知精神,在环江、罗城、都安、南丹县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聚住点计划下达总投资7091万元,用于推进该地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生态环境保护和人居环境整治,以及民族文化传承等。项目如何实施,达到什么样的效果?面临什么问题?还需要采取哪些扶持措施等成为地方政府、河池学院“广西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研究中心”及区内外专家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大学生记者团 粱剑威/文 曹晓玟 韦秋颜/图)

\

与会专家学者全体合影